那是一部無所事事的早期超8攝影,鏡頭繞了神戶的街道一圈又一圈,拐過了本木開的民族樂器店(現在是一間小小的食堂),最後停在廢棄的廠房,畫面上是他跟廣瀨淳二,兩人就這樣拿起了鐵絲、鐵條、鐵架,用力敲了起來,敲到吃晚餐的時候。
幾年前還能喝酒的時候,常跟朋友去巫雲,大概十次會有七次遇到廣瀨桑,一個和善的大叔,在台北當日文家教,下班以後常會過來喝一杯。多聊幾次以後才知道他是經歷過自由爵士喫茶的那個世代,這樣那樣的東西也聽得很多。
大概是我日文太差的關係,印象中一直沒跟他好好聊過音樂,只是一邊聽著老五放的不知名老唱片,一邊喝著。唯一記得的是,有一次問他喜不喜歡台北,他說很像二三十年前的東京。當他這樣說的時候,並沒有一點讓人不快的感覺,那不是資本主義的中心對第三世界的傲慢,反而是帶著一點懷念的情感。
我說,爵士樂的場景也是啊,他又喝了一杯說不只啊,東京在1970年代就有一票人搞著跟美國不一樣的東西了。過了一會,他又說到家裡有個弟弟,夫妻兩人從大學畢業以後就在附近的7-11打工,一直持續在做著自己的作品,也跟大友良英他們錄過幾張。
那時只覺得,果然是東京啊,可以容得下各式各樣的人生。後來廣瀨桑回去了東京,我才知道那個弟弟就是吹薩克斯風的廣瀨淳二。
原本這次要跟本木良憲一起來的廣瀨桑臨時家裡有事,下次碰面大概又要幾年了,不過想來本木應該跟他一樣,也是個會在台北街頭喝著罐裝台啤的大叔吧。
影片是塚本晉也的《鐵男》,以前看這部的時候總會想,在迷幻的暴力美學之外,鐵男的日常生活會是什麼樣子?上禮拜五K社分享會的時候,看到本木良憲在神戶的街道上漫不經心地走著,突然就想了起來。那像是說,就算腦袋裡插著一根鐵條,也是要一點一點一步一步的過日子才行。
(攝影:陳藝堂,KRG#30.5@睡不著咖啡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